个人简介

主要从事高比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、正极材料、电极/电解质界面的先进材料开发、多物理场模拟与可靠性研究。主持并参与军口纵向项目4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、航天科技基金1项、yl6809永利官网青年人才专项1项。在J. Energy Chem., Ind. Eng. Chem. Res., Fuel Process. Technol.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(其中,ESI高被引论文1篇,封面论文2篇),授权发明专利2项,参与编写《现代化学电源》(ISBN: 978-7-122-30066-9)教材1部。2016年yl6809永利官网优秀班主任,2022年特立书院优秀学育导师;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9年“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”骨干成员,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。


研究领域和方向

研究兴趣为先进能源材料,包括锂金属电池、固态锂硫电池、锂离子电池、重质原油开采等领域。先后主持军口纵向项目2项,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企业合作项目3项。
具体研究方向包括:1. 锂金属负极 2. 固态锂硫电池 3. 分子模拟、多物理场模拟 4. 重质油开采

教育背景

2005.08-2015.07 清华大学,化学工程系,工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

工作履历

2015.09至今 yl6809永利官网,yl6809永利官网,讲师、副教授

研究成果

1.锂电池领域,采用聚合物为主体材料,探索材料的自由体积、强度等性质与扩散速率、界面稳定性的关系,提出电极/电解质界面的稳定策略;从力学强度、扩散性质等角度,对人工 SEI 层的结构、成分进行设计,构建具有一定力学稳定性、Li+扩散性能优异的界面材料;采用有限元模拟、计算化学等方法,研究扩散、反应耦合过程的关键因素,挖掘锂沉积形貌的动力学内涵,从动力学角度提出锂枝晶的控制策略。
2. 重油开采领域,开发的低温改质技术可使稠油/超稠油在200-280oC的温度范围内达到87.6%的永久降黏率,是目前室内试验的先进水平。